有些创业者对数据极度痴迷,几乎到了强迫症的程度,陷于数据分析中跋前疐后,不知所措;另一些则过于随意,拍脑瓜做决策,只看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转型信马由缰。这种二分背后的根本原因,也是精益创业理论所面临的最大质疑:你如何在只开发一个最小可行化产品的同时保持一个大的愿景?

现在不少创业者都把精益创业作为在没有愿景的情况下就创业的借口。“如今创业太简单了,”他们辩解道,“门槛已经低到了所有人都可以一试的程度,不是吗?”然而抱有一个大愿景仍然是很重要的:没有愿景的创业太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客户、投资人、竞争者、媒体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你的决策。没有大的愿景,创业将变得缺乏目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你其实只是在漫无目地游走。

如果一个大的、坚实的、无畏的愿景很重要,带有挑战世界的梦想,那这跟走一步看一步、不停质疑自身的精益创业方法又该如何兼容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只需把精益创业当作达成创业愿景的必经过程。

笔者偶尔会提醒处于创业早期的创业者:在许多方面,他们并不是在打造一个产品。他们在打造一个能帮助他们认知到“究竟该打造什么”的工具 。这有助于他们从繁琐的界面、代码、邮件列表中,提炼出手头真正重要的任务: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精益创业把认知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并鼓励发散思维、积极探索、试验求证。精益创业不等于不假思索地重复“开发→测试→认知”循环,而在于真正理解发生了什么并接受新的可能性。

要精益,但不能小。一些和笔者谈过的创业者说他们想要成为省内或市内领先的服务商。为什么不是世界领先?二战中的同盟国都必须建立滩头堡,但选择诺曼底登陆并不意味着同盟国缺乏大的愿景。他们只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起点而已。

有些人以为精益创业鼓励的是着眼于小处,但事实上,如果使用得当,精益创业有助于扩大 你的视野,因为它鼓励你质疑一切。当你深挖、更深刻地了解到你在做什么时,不论你是在考虑问题、解决方案、客户,还是营收,都很可能比预期中找到的还要多。如果你觉得它能给你带来一些机会,那么可以扩大你的视野并理解如何能够更快地达到你的目标。